在中美谈判的前夜,特朗普用四个字来概括两国当前的关系,他表示“非常公平”。这条信息引起了广泛关注,尤其是在7月8日,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媒体访谈中透露,定于8月初的中美会谈已经确定。此外,他提到,鉴于当前关系的变化,美国在九月份的阅兵仪式前很可能不会出席。中方对此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复,只是表示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。这些信号已基本揭示了目前中美关系的现状,简言之,美国似乎已急于想要取得一些进展与成果。
值得注意的是,自4月2日关税战爆发以来,至今已接近百日,关税谈判所施加的压力和威胁作用正在明显减弱,其所体现的阵营压制力也逐渐显露,难以再被视为传统的贸易行为。例如,尽管巴西是美国贸易顺差的国家,仍然被特朗普列入了新税率名单,这显然表明美国已经不再掩饰其真实动机,即希望通过关税谈判获取更大的话语权。对于处于谈判阶段的其他多数国家而言,尽管被列入关税名单使他们感到担忧,但与4月2日前的关税战相较,恐慌情绪似乎略有减退。毕竟,经过长达数十天的对峙,美国的威慑力已经显著下降。尽管对美国未来的举动持有猜测和怀疑的声音不多,不能否认的是,部分国家开始意识到美国可能拿不出有效的谈判筹码,相反,他们为了防止市场波动,不得不延长谈判期限。观察实际发展,从关税战初期就已有关税暂缓的情况出现。而到了暂缓期结束,美国又再度将关税期限延长至8月。这一行动只能说明白宫仍然试图以极限施压为名,迫使各国做出让步,打开此前无法获得贸易准入的商品市场。显然,美国的想法有些过于天真,特意将中国暂时排除在外,并试图展现出一种和平的态度。假如按照常理分析,特朗普此举很可能是为了为即将到来的会谈奠定基础,并传递出积极的信号。
展开剩余45%然而,问题在于,我们熟知的美英、美越等协议中,均明文包含了针对中国的相关条款。既然美国希望利用谈判机会构建一个小圈子,并制定出针对中国的基本框架,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。否则,之前签署的协议就显得毫无意义。因此,在此时特朗普虽然表现出妥协的姿态,但实际上并未在行动上展现出相应的诚意,这很可能表明他是在试图为和谈前争取舆论上的优势。事实上,目前仍有很多国家并未与美国达成协议,其中美英和美越的进展算是相对较快的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各国处于观望状态,或许甚至将即将举行的中美会谈作为一种参考。
如果美国能够持续施压,自然会动摇一些国家的信心,而在经历了接近白天的市场不确定性后,各国企业的商业信心受到严重打击,急切希望尽快签署贸易协议,以改善市场状况。因此,微小的影响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变化,美国或许会趁势达成不少共识。因此,我们不能放松警惕,至少不应被美国所谓的“非常公平”的描述所左右,从而影响我们应对的策略。参考信息:美商务部长表示计划于8月初与中方会谈,同时曝光了美方代表团成员名单丨环球网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平台合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