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CPI、PPI、政策、供应
导语:7月在宏观政策预期影响下,商品市场整体表现呈底部企稳态势,工业品及农产品市场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环比回升迹象,工业品同比降幅也相应收窄。展望三季度,季节性需求回升将带动农产品价格上行,工业品政策属性增强,供应端结构性过剩问题有望缓解。
CPI:受蔬菜价格回升及服务领域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,预计将影响7月CPI环比上行转正增长至0.3%-0.4%区间,而因畜产品价格同比弱势以及汽柴油价格回调影响,预计CPI同比降幅持平或弱于上月维持0%至-0.1%区间。
食品方面,粮食市场7月保持小幅上行态势,小麦制粉需求较弱,价格较上月基本趋稳,同比仍延续低位;玉米月内进口粮拍卖压制价格,后续产区余粮减少矛盾仍存,继续支撑价格上行。蔬菜领域大蒜、马铃薯月均价水平均有上涨,大蒜入库需求持续增加推动价格偏强,马铃薯供应端偏紧预期支撑行情上涨。畜产品方面,7月生猪市场价格上涨乏力,进入暑期后终端集中采购需求下降,较难支撑价格持续上行,猪肉价格也跟随走弱,价格至7月29日全国均价已破“18元”大关,但月均价水平较6月窄幅上涨2.9%,同比降幅较上月小幅收窄至22%。毛鸡市场总体偏弱,出栏增加令市场价格表现低迷,养殖端亏损压力经产业链传导至上下游各个环节,鸡肉价格较上月均价降5.6%,至8.28元/公斤,同比仍降。鸡蛋7月均价2.89元/斤,环比增幅4.71%,同比降34%,月中价格最高涨至3.29元/斤。
非食品方面,7月汽柴油价格同环比下行,交通出行成本同环比或有下降,同时月下旬暑期旅行旺季带动机票酒店价格上涨,旅行服务相关费用环比可能上涨。天气因素影响下,7月水电费用环比或有增长可能。
PPI:海外关税问题缓和及国内宏观政策预期偏强,共同推动煤炭、钢铁等传统领域大宗品价格低位反弹,预计将影响7月PPI环比上行至0%,同比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至-3.3%。
7月以来,政策端持续释放供应预期调整信号,市场偏多情绪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由降转升。由于7月处于“对等关税”除中国外主要贸易体的关税豁免期即将到期阶段(7月9日),在到期前7月7日美国总统又再度表现出政策递延的态度,称其将在7月9日之前通知其他国家更高的关税税率,而更高的税率将于8月1日生效;月中(17日)关税消息反复,且强化对欧盟、墨西哥等经济体增加税率的表述,也给市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担忧。同时中国财经委会议开启推动落后产能优化退出行动,工信部、相关协会等机构相继给市场释放相对积极的宏观信号。另外,月初红海地缘问题摩擦不断,形势紧张给原油供应带来一定风险。因此这一阶段能源市场开始震荡回升,煤炭及天然气价格受供应端限制及需求旺季影响价格上涨,国际原油价格同步走强。而被市场认为产能优化将改善传统领域大宗品供应过剩压力,进而也推动了包括钢材、合金等市场价格的上涨,影响7月钢铁板块环比涨2.68%。橡塑产品因泰国灾害天气影响割胶进度,供应端预期收紧,港口库存相对下降,影响天胶价格本月显著上行,价格指数环比涨1.67%。有机化工苯系、烯烃等市场需求跟进不足,宏观层面利多有限,月均价环比下行。此外,7月玻璃市场量价齐升,浮法厂库存持续下降,价格止跌反弹并带动行业毛利较大部分逐步转正。纯碱市场厂家生产成本增加,检修、减量企业增加,货源供应量减少,月内价格先降后涨。水泥市场则受季节性需求减少影响,价格下行延续,产量错峰停窑也对价格难以形成支撑。
展望后市,随着国内季节性需求的回升,CPI相关的“菜篮子”商品价格大概率回升,养殖利润空间有望修复,并带动物价整体恢复温和上行态势。而PPI方面,受产能结构优化、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等政策的出台落地,供应端结构性过剩压力有望缓解,工业品出厂价格或将进一步企稳回升。
股票配资平台合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